FFWBMS
2017年8月“南宜兴,北平定”活动
2018年3月53届
2018年5月渝洽会
阳泉市组团参加2018津洽会暨PECC博览会
山西特产-平定紫砂

山西特产-平定紫砂

在山西,名产以汾酒、竹叶青最为有名。民族瑰宝-平定砂器还与浑源砂器、宜兴紫砂陶齐名,史称“三鼎甲”。

殊不知平定紫砂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,平定砂器历史久远,质地坚密,晶晶闪亮;炖药煮肉,各得其宜。早在乾隆时,平定砂锅就因被皇帝题咏“龙”字而名闻京师,正定铁路开通后,平定砂器以其优良的特性行销铁路沿线(见光华《平定的陶瓷》,《山西文史资料》,1995)。进入民国,平定县官也都留意砂器,志在改良,“王子良仿制东瀛砂壶”,朱子钦履任后“察其原质甚细,尤可改良”(见吉廷彦等辑《平定吏治纪要[M]》,平定县档案馆藏)。朱子钦升任冀宁道尹后,又将改良事宜委托给继任者吉廷彦。

一战爆发后,农商部奉大总统谕向各省发出通饬,指出欧战“未始非工商发达之机。凡各省种种实业,俱应切实整顿,所有大小工厂悉竭力维持。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,改良土货,仿造外货”,强调“通商惠工,在此一举”,“时不再来,稍纵即逝”。时任平定知事的吉廷彦接到省府通饬后,倍感压力,“年来奉饬劝办,虽经竭力提倡,其易于图功者,不过栽桑种树等事,而于平定素产之沙器,究无成绩之可言”,“平定各种沙壶虽亦形式改观,然颜色翦陋,终不脱瓦缶旧容,参列时品,总觉形秽”。吉廷彦总结分析,认为改良之所以成绩不大,原因在于“风气初开,人民于各项工业多不能贯注全力”,遂决定由官方发起,筹建平民工厂,并聘请宜兴陶器工师来平定授艺。

1914年,朱子钦趁赴浙江采购桑籽之便,“绕道宜兴,延聘利用公司李宝贞、杨阿时、朱庆生、吴云根来晋尽心研究”,开始新一轮陶器改良的实验。宜兴工师到达平定后,随即展开工作,“亲赴四乡,实地考察,采取矸矿,筑炉烧炼”,但由于火力太猛,结果不尽人意。于是二次试验,“另筑新炉,重用煤烧”,所烧物品“不但无多损伤,抑且颜色鲜明,不亚于南制陶具”,然好事多磨,该次试验仍有不足,“试制各种陶质茶壶,一经热水灌注,色变灰黑”(同上)。吉廷彦遂亲自挂帅,与工师悉心专研,发现茶壶注水变色的原因。“此种矿苗,含有别项杂质,周身蜂房,呼吸相通,既经火炼,毛孔仍在,所以注水有渗漏之虞,受热黑灰之态,致病之源,实由于此”(同上)。之后,“又采回矸矿多种,分类试验,所制物品,悉臻完美”,“绝无渗漏变色之虞,比较江南出品,颇不低逊”。经过三次试验,平定紫砂得到政府认可,吉廷彦也因提倡紫砂有功,获“一等金质奖章”。

1915年,平定紫砂改良大获成功,募股已过半数,开工条件基本具备,7月1日正式开办平民工厂,并向产矿各县发出招生广告(见平定县志委员会编,《平定县志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1992年)。嗣后,平民工厂屡有修建,“在场院之南凿井一眼”,上建茅亭一座,取名“甘泉”,规模臻于完善。平定紫砂经过改造后,色泽鲜亮,造型美观,广受欢迎,由此带动了当地紫砂的兴盛。

2017年8月平定县委、县政府举办"南宜兴·北平定″紫砂论坛之后,平定紫砂顺势而起,平定鼎裕紫砂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。

平定鼎裕紫砂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,注册资金1000万元。公司拥有炼泥厂、产品设计研发部、紫砂大师工作室、紫砂制作室、紫砂作品展厅,电窑烧制车间、紫砂制作培训、紫砂行业宣传销售网站、微信公共号为一体的完整紫砂产业链。


更多紫砂壶知识请关注:紫砂壶商城|平定紫砂|鼎裕紫砂|紫砂壶